金榜之路
学大陪你
个性化辅导
关于我们  |  联系我们

学大教育友情提醒:警惕高考志愿填报陷阱

来源:学大教育     时间:2013-06-28 16:48:07


高考虽然结束了,学大教育还是提醒考生,高考结束不等于高考任务的完成,只有顺利填报好高考志愿才算是“功德圆满”。高考很重要,是广大考生踏上成功的基础,在成功的征途中,还有很多次的考验,高考过后,就要面对的就是志愿填报,因为高考志愿填报不仅意味着大学四年学什么,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起点、人生方向的抉择。如何避免志愿填报陷阱?抚顺学大教育来给您支招。

1、适合的才是最好的

“掐着院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报考,很容易出现不能学习心仪专业的问题。”高考报考专家分析,许多考生和家长都认为,考分应与学校对等,高分就该上好学校。“其实,最好的学校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,因为每个人都有差异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”

专家建议,对家长而言,填报志愿时要着眼长远,与考生的情趣、爱好和特长相结合。如果孩子的未来目标是专业型职业,如工程师、律师、医生、会计等,那么,应该直接报考对应专业;如果孩子未来的目标是能力型职业,如销售,可以学习市场营销,也可以学习工商管理。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将来考虑“转专业”或“转行”,专业选择要格外慎重。向“专业型”转很难,比如会计转医学;向“能力型”转则相对容易,比如电气工程转市场营销。

报考时,“志愿梯度”也至关重要。一是院校志愿梯度,对于同一批次的多个院校志愿,要根据往年的录取分数,由高及低,按梯次排序;二是专业志愿梯度,对于某一个院校的志愿,可以按热门程度,或考生喜好程度,或院校所在地区,由高到低,依次排序。

特别需要强调的是,第一志愿尤为关键,基本决定了80%以上的录取机会。高校录取时,都是优先录取第一志愿,有时宁要第一志愿的“低分”,也不要第二志愿的“高分”。山西省某考生考出高分,第一志愿报考浙江大学,结果以1分之差落榜。次年该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天津大学,又以1分之差未被录取。所以,在选择第一志愿时,应慎之又慎,需要综合考虑该校历年录取最低分、平均分、录取人数等信息,反复斟酌论证。

2、追求“综合效益”最大化

填报高考志愿,家长和考生往往陷入这样那样的纠结: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?选“热门专业”还是“冷门专业”?是就业优先还是兴趣优先?是选择偏远地区的好学校,还是选择大城市的相对薄弱学校?

其实,高考志愿填报从来不是“单项分”取胜,而是要综合取舍,追求目标最大化。

先说选学校还是选专业。“建议考生填写志愿时,对于院校,将能考上作为第一位考虑;对于专业,将兴趣作为第一位考虑。”专家指出。而当出现“两难”时,是选择好大学中不太理想的专业,还是选择一般大学中的心仪专业呢?南开大学[微博]招办主任邵庆辉建议,如果考生本人非常想报某个专业的话,“保专业”比较好,因为这样学习会更加有动力,职业方向也更明朗;如果考生本人也左右为难,拿不定主意,那么,“保学校”比较合适。因为一所大学的氛围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,在大学中,如果有转专业的可能,也不失为一种办法。

再说“热门专业”和“冷门专业”的纠结。专家指出,首先要明确的是,“热”和“冷”是发展变化的,现在的冷门,几年后可能变成热门;现在热得不得了,几年后可能供过于求,难以就业。因此,不能静止地看待这个问题,而要以自己的兴趣爱好、职业规划为依据,用全面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,不要机械地认为录取分数高的专业就是“好专业”,录取分数低的专业就是“差专业”。“如天津大学的化学工程与工艺、测控技术与仪器两个专业,其所在的一级学科都在全国进步,但在天津大学所有专业中招生分数并不高。其实,适合自己的才是好专业。”专家指出。

在很多家庭,父母和孩子在高考志愿填报上经常发生“冲突”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“就业优先”还是“兴趣优先”。家长认为,有个好的就业前景,比什么都强;孩子则认为,学习不感兴趣的专业,实在是痛苦之至。“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,但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事实——未来是孩子自己的,无论怎么爱孩子,都无法代替孩子去生活。因此,建议以孩子的意愿和兴趣为主。”王海涛说。事实上,只有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,才有可能获得幸福。如果硬要去学不喜欢、不擅长的专业,能够学习好、工作好吗?如果就业和兴趣不能兼顾,应优先考虑孩子的兴趣和特长。

学校所在地的选择也让不少人纠结。专家建议,要在专业确定的情况下选地区,选择那些对口行业比较发达、形成产业集群的地区,例如学车辆工程专业的,长春有一汽集团,相对容易就业;学金融专业的,上海、香港金融业发达,利于发展。在这个问题上,不顾学校适不适合,一味选择发达地区非常不可取,因为归根结底,上大学选的是学校。

3、警惕陷阱

高考志愿填报中这样那样的“陷阱”,有客观存在的,也有家长和考生无意中给自己挖掘的。

我国《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》中,有多达506种专业,名称五花八门,家长和考生不做调研,光靠字面意思猜测,是很不靠谱的。专家建议,可以通过上网查询、电话咨询等了解情况,最好到学校实地考察,向该专业的学生、老师了解实情,做到知己知彼,避免失误。

“体质陷阱”,也不得不防。有位考生就在这方面吃了大亏,他的成绩高出南京林业大学平均录取分数12分,填报了该校的园林、生物工程、化学工程与工艺3个专业。然而,南京林业大学并没有录取他。原来,他填报的三个专业都是色盲受限专业,而王鹏本人正是色盲。除了身体因素,在填报志愿时,考生还应特别注意目标院校和专业是否有男女比例要求、单科分数要求等。

“表面兴趣陷阱”,让考生小单懊恼不已。在高中时,化学老师很喜欢他,优异的化学成绩给他带来巨大信心,于是,他坚定地认为,自己将来要从事化学方面的工作。结果,如愿以偿后,他发现大学化学涉及大量数学知识,而自己并不擅长,毕业后去化工厂工作更让他感到迷茫。其实,小单犯了一个很多学生都容易犯的错误,即被“表面兴趣”遮掩了“真实兴趣”,化学老师喜欢他、高中化学学得好,并不意味着化学就是他真正的兴趣,填报志愿时所说的“兴趣”,必须是经过专业评估、稳定的职业兴趣,而不是简单的“表层”喜好。

“更名陷阱”也让不少考生“上当受骗”。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学校抓住人们的“名校心理”,抢着冠名“科技”、“理工”、“财经”等热门名词,再冠个“省会名”提高地位。还有“弱校”合并进入“强校”,甚至是“弱弱”联合,教学质量难以保障。考生接到录取通知书,一看又有“北京”,又带“国际”,多响亮啊!殊不知,这恰是“骗你没商量”。对此,专家建议,最好能到实地考察,看看学校的硬件,听听学校的管理,摸摸学校的实力到底如何。

高考志愿填报的“陷阱”何其多,只有广大考生家长从实际出发,脚踏实地,不妄想过高,不道听途说,依据考生的实际情况来填报高考志愿,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,上到自己满意的高校。

网站地图 |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 | 服务时间:8:00-23:00(节假日不休)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102-8926 举报邮箱:info@xueda.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

京ICP备10045583号-6 学大Xueda.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